Elon Musk:先給糖,再告訴你誰是老大!
Elon Musk簡介與經歷
Elon Musk (1971年6月28日-)的母親是加拿大人,而父親則是南非人,他出生於南非、高中畢業後到加拿大上大學、並在美國連續創辦了PayPal, SpaceX 與 Tesla等公司,最近還收購了Twitter。
Elon Musk 在 10 歲那年買了第一台電腦,並且自學了程式設計。12歲時就以 500 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自己的第一個太空遊戲軟體 Blastar。
Elon Musk 在23歲時前往美國加州的矽谷,並打算在史丹福大學念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的碩博士學位,然而卻在入學兩天後就決定輟學了。
初創事業 – Zip2 與 PayPal
輟學後他和弟弟 Kimbal Musk 一起開發了一個稱為 Zip2 的線上出版軟體,並在 1999 年以「3.07億美元+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 賣給了 Compaq 的 AltaVista 的部門。
接著他成立了 X.com 這家公司,並在 1999 年併購了由 Max Levchin, Peter Thiel, Luke Nosek, and Ken Howery 等人於 1998年創立的 Confinity 公司,併購時 Confinity 已經在開發 PayPal 這個軟體幾個月了。
Elon Musk 認為 PayPal 應該有更大的用途,2000 年 10 月 Elon Musk 決定停止 X.com 的其他專案,專注於 PayPal 的開發,並將 X.com 公司重新命名為 PayPal,接著在 2001 年將該技術用於全球最大拍賣網站 eBay 的拍賣結帳方式中。
雄心勃勃的 SpaceX
2002 年 6 月,Elon Musk 獨自投資了 1 億美元於加州霍桑市火箭路 1 號創立了第三家公司:SpaceX(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SpaceX 是一家不可思議的公司,他們經營太空發射業務,近期目標是發射衛星與月球探索,遠期目標是在火星打造生態環境。
換句話說,SpaceX 想要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以及各國的太空發射中心搶生意。
Elon Musk 認為太空發射服務價格之所以高,部分原因是官僚架構沒效率所導致的,所以可以藉由十個因素去降低成本並提高太空服務的可靠性,他認為 「1100美元/公斤」每趟的價格是可以達到的。
為了達到「太空旅行商業化」的目的,Space X 的設計目標就是簡單,這樣既能保證最大的安全性,也能節省成本。
不過,事情沒有絕對順利的,在 2008 年時,SpaceX 差點因為資金不足而倒閉,還好後來得到資金挹注與合約而度過了難關。
獨步全球的 Tesla 電動車
當初 Elon Musk 之所以去史丹福修應用物理和材料科學的博士學位,目標就是研發出超級電容器能夠給電動汽車提供足夠能量。因此他會創辦 Tesla (特斯拉電動車公司) 並不令人意外。
同樣的,經營企業總是會遇到困境,Tesla 曾經因為幾起電動車起火案件而股價大跌,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態度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Elon Musk 曾經在 TED 上接受專訪時談到了他這些創業背後的動機,您可以發現除了早期在程式設計領域展現的才華之外,Elon Musk 所擅長的其實是在大學裡關注的「物理」領域,他對能源科技的著迷程度,促使他創造了電動車工業的 Tesla、以及太空工業的 SpaceX。
Elon Musk的管理方式
1. 講求效率、為整體利益思考的溝通方式
多數公司或主管都會自稱「重視員工意見與想法」,但實際上,有許多主管時常固執己見,或是表面上認同員工,但等到結果不如預期時,又反過來怪罪員工。
Elon Musk認為這樣的溝通方式費時又無效
關於「資訊如何在公司裡傳遞」的議題,市面上有兩種不同的認知。最為人所知的方式是「命令式」,這意味著你得到的資訊都是從上層那邊來的。然而,由上而下傳遞訊息的方式有個缺點,它無法快速解決問題,必須透過反覆溝通,才能碰觸到核心問題。
比方說,當問題發生時,A員工必須跟小主管報告狀況,再透過小主管向大主管報告;然而,大主管發現這件事情其實與B部門的業務相關,把情況轉告B部門的小主管,B部門的小主管再告訴員工……。繞了一大圈,這才開始解決問題。
這樣的事不斷出現在其他公司,不用助長它,它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他認為在特斯拉的員工,可以、也應該把自己認為能最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透過email或當面跟任何人報告,因為這關乎到整間公司的利益。員工可以毫無顧忌地「越級報告」,也可以跟別部門的副總經理談話,甚至直接跟Elon Musk談話,員工可以跟任何人談話而不用得到允許。
不過,所謂的「談話」不是隨機、閒聊式的,而是確保能在工作上能執行地正確且快速。我們顯然不能與大型汽車產業比市占,但我們必須靠智慧和敏捷來勝過他們。
最後一點,經理人必須要不斷確認自己是否讓部門成為一個「穀倉」,把別的部門視為「他們」,而非將整間公司視為「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會自然發生的現象,必須要有意識地與之對抗,才有可能克服。
他說:「記住,我們全部都站在同一艘船上,永遠都要為公司整體思考,而不是為你的部門。」
2.「胡蘿蔔與棍子」的管理風格
先展現對員工的關懷,再提醒大家「誰是老闆」
第一封信件,是他回應了工廠同仁「想在上班時聽音樂」的提議。馬斯克在信中同意工廠員工在工作時聽音樂,但基於安全考量,建議只有單邊耳朵戴上耳機,他也允許直接裝設喇叭等播放設備,「只要你和同事之間,在選擇音樂時有共識的話。」
這封信寄給了全公司的員工,最後馬斯克特別強調,因為他十分在乎每個人都能期待上班,所以:
「如果還有其他事情,可以改善你的一天,請告訴我。」(If there are other things that you think would improve your day, please let me know.)
這封信顯示出他關心每位特斯拉夥伴的工作舒適度,然而隔天的另一封信件,似乎又讓馬斯克的形象直接 180 度翻轉。
《CNBC》報導,第二封信件則像是嚴厲的警告,在這封簡短的信件當中,馬斯克列出當他有所指示時,管理階層只能有的 3 種反應:
- 回信指出他哪裡說錯了,畢竟有時候他也會出錯。
- 如果指令不明確,提出還需要哪些資訊。
- 執行指令。
假設管理階層做了以上 3 種反應以外的行動,那麼 「這位主管很快就會被要求離職」(…that manager will be asked to resign immediately.) 短短兩天內,馬斯克就展現了「鎮撫兼施」的領導形象。
理論觀點
馬斯克這套管理方式,並沒有與時代脫節,反而很好融合了美國心理學家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的「X 和 Y 理論」。
X理論和Y理論,是管理學中關於人們工作源動力的理論。這是一對完全相反假設的理論,X理論認為人們有消極的工作源動力,而Y理論則認為人們有積極的工作源動力。
持X理論的管理者會趨向於設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以減低員工對工作的消極性。
持Y理論的管理者主張用人性激發的管理,使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一致,會趨向於對員工授予更大的權力,讓員工有更大的發揮機會,以激發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
而Elon Musk的第一封信傾向授權、激發潛力,顯現在他經常提出改變世界的目標,例如抵達火星等,也同時帶領著團隊前進。第二封信則偏向傳統管理方式、訂定各種命令與規章,像是其內部員工曾因為小孩出生、錯過一場公司活動就遭到斥責。
啟發
由於科技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技術也一直不斷地在突破,為了能夠在這樣環境下生存,企業必須不斷的創新,持續推出更多元的產品及服務,而在這樣步調很快的公司裡,最講求的就是效率,強調效率的同時,很有可能會導致員工在高壓環境下工作,而造成反效果,因此公司的領導人應該要隨時注意員工們的需求,就像Elon Musk的做法一樣,允許員工有任何想法就可以直接提出,但同時也會制訂嚴謹的規定來制約員工們,提供員工好處的同時,也樹立了一定的威嚴。
而我認為自己未來即將面對這樣的環境需要具備某些能力
(1) 更加靈活有彈性的思維
(2) 與他人建立合作夥伴的關係
(3) 學習溝通尊重及包容
(4) 多方面學習不同的知識
(5) 願意用同理心去理解與認同他人的看法
無論自己是在哪個位子,領導人又或者是一般員工,都應該學會如何與他人好好的溝通,溝通是人與人相處中最基本的一件事,也是在傳達和執行任務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因此溝通這件事是所有人的課題之一,不管是領導人還是員工,都應該要好好學習並加以改進,進而能有效率的去處理每一件事務,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益,也增強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