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如何在逆境中求存、從挫折中成長,企業才能做穩做得更大
馬雲相關的演講帶給的啟發
透過外語理解對方背後的出發點
馬雲的父母對英文一竅不通,而馬雲在11、12歲的時候就對英語非常感興趣。每天早上,他會騎自行車50分鐘到杭州飯店找老外練習英文和免費當老外的導遊。雖然他的英文不是用正規的方式去學習,而是完全自學出來的。這個經歷他堅持了9年,這9年的時間給他的變化很大,讓他受益的不僅僅是語言,而是瞭解西方的思考模式。在跟老外的交談中,老外和他講到問題的時候,與其他人像是他老師,爸媽講的問題完全不一樣。這讓他不斷的去鍛鍊自己的思辨能力。他認為在學英文的過程,他學的不是語言,學的是文化,瞭解另一個國家、另一個地區,他們是如何發展。馬雲他學習英文最大的好處是當他到世界各地跟企業家談合作的時候,他明白西方企業背後的出發點是什麼。
當說到跨文化溝通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只要我的英文好,跨文化溝通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我認為在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時,不應該抱持著跟人家溝通只是為了增進自己的語言能力為目的,或是溝通完換個名片就完事了。跨文化溝通的用意在於換位思考,瞭解並考慮對方的立場。比如說當我們與國外客戶聊合作案子的時候,可以觀察出他的價值光、他在乎的重點、以及關心的議題等等。我認為要展開全球化經營的企業必須理解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並且重視他國語言、文化等等,因為企業在跨文化溝通中可以不斷的瞭解和懂得應對不同文化的矛盾和衝突,使企業可以在全球處於優勢的地位。
失敗中堅持不懈
大學畢業的時候,馬雲的校長分配他到杭州電子工業大學教書,整個學校500名學生,只有他被分配到大學去教書,其他的進中學教書。校長說他知道他馬上要去的那間學校,他可能就要跳槽,讓馬雲承諾自己會在杭州電子工業大學教滿5年的書。馬雲進去後發現很後悔,因為他在那間學校一個月的工資只有91塊錢人民幣,在學校裡面,其他老師是從北大、清華、復旦大學畢業的,但馬雲不是從最好的大學畢業,沒有一個大學或老師看得上他,因為以他的學歷背景來教他們的學校覺得不太靠譜。馬雲在電子工業大學教書的期間,深圳突然開始改革開放,有學校給他一個月1200塊人民幣工資,那個時候他只有90塊人民幣工資。他那時候想要不要跳槽,但想起已和校長答應承諾,就不去了。再過了幾年,海南願意給馬雲3600塊錢工資,他也沒接受別人開的高價工資,堅持在電子工業大學教書。他在大學呆了6年,但這6年來當老師的經歷改變了他,特別是當班主任。他認為當班主任的經歷,讓他受益匪淺。他體會到所有的老師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希望學生超越自己」,覺得學生什麼事情做得不對的時候,有責任把問題給糾正好,直到現在馬雲仍然像個老師,秉持著「希望員工超越自己」精神來經營企業。
馬雲曾說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自己以前所擁有失敗的經歷。馬雲在成長的過程中認為自己一直是個習慣失敗的人。在求職的過程中,25個人去肯德基面試,24人被錄取了,唯獨他沒有。他和4個同學去考警察學校的時候,4個人被錄取,他沒有。他每投的履歷,從來沒被招聘成功。他所經歷的挫折和失敗,讓他身邊的人覺得他不會成功,他爸媽也不覺得他會成功。他剛創業的時候,他問了他的太太,她希望他能成為有錢的首富還是受尊敬的商人?他老婆說「當然是受尊重的商人了。首富?怎麼可能呢你?」他也覺得自己也不可能成為世界的首富。但他覺得最大的財富是他習慣了失敗,他覺得失敗很正常,成功不正常,只有無數的失敗才可能帶來一次的成功。他認為抗擊能力和接受失敗的能力對他來說很重要,對身為一位企業家來說也很重要。
多學習別人失敗的經歷,少學習別人成功的經歷
馬雲說在面對創業挫折時,必須「檢查自己的問題」。他提到人的本性就是在自己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往往都會怪罪別人害他犯錯,卻從不懂得檢討自己。他也建議學生日後如果要創業,要「多學習別人失敗的經歷,少學別人成功的經歷」,因為成功是很難模仿,很難複製,但是失敗的因素都是差不多的。他也提到身為一個創業家,一定要知道哪些事是不能去做的,那些為什麼會成功的因素千千萬萬,但失敗的因素都是差不多的。他建議把所有失敗的經歷合在一起,再做個比較,就會發現犯下的錯誤就是那幾個。如果我們不去嘗試去瞭解失敗的因素,日後創業還是一樣重蹈覆徹犯下與前人一樣的錯誤。
陳悅琴、蔡明宏、林明杰(2010)認為影響創業失敗的因素諸多,有學者認為失敗的因素是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比如說創業家在新創事業經營中面臨競爭環境,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下,企業需要採取策略想辦法擺脫競爭對手,也要考慮市場條件和對手的技術門檻程度如何。此外,其他失敗因素像是目標市場太小或起初訂定過於單純的策略、缺乏經驗和組織領導能力。Shanley(2000)主張新創公司在初期如果未曾經歷失敗的風險,之後公司面臨的失敗風險會因而劇增,新創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能不斷遭遇到各種瓶頸,那麼之後的失敗率會因此而下降。在此,我想結合馬雲和學者們對於新創公司面臨失敗的看法,新創公司若能以之曾經經歷過失敗的公司為借鏡對象,參考這些公司的失敗案例有助於解決創業痛點,培養解決痛點的能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來面對未知,充滿挑戰的市場。
參考資料:
陳悅琴、蔡明宏、林明杰(2010)。創業家失敗經驗對東山再起事業經營之影響研究:以意會活動觀點探討。管理學報,27卷,6期,571-601。
Shanley, M. T., 2000. A New Venture’s Honeymoon Period: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Real Options Reason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 43(3), 548-554.
《馬雲與台灣青年對話完整版》創業要左手溫暖右手,快點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