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偉:交大畢業後的非典型職涯
楊志偉進入台積電R&D部門工作的幾年裡,時常覺得自己沒存在感,因為周圍有太多台清交成的學生,連去餐廳吃個飯,排隊前後的同事都是自己在大學時期的同學或學長學弟,完全就是交大直升台積電的概念。台積電實在聚集了太多高才生,人才濟濟,好像處理事情或任務根本不缺我一個,因此生性倔強的他內心不斷的告訴自己,不行!我不能安於現狀,也不停的問自己:同樣事情再做10年我會開心嗎?
最後他毅然決然的辭去這份薪水優渥的工作,開始了創業的道路,一路從網路行銷到去中國實習拓寬視野,之後開始接處投資工作並處理了許多企業IPO、融資投資等財經相關企劃,也因此碰過許多大咖們,像是fb創辦人Mark Zuckerberg、RCC投資團隊Dr. Hanno Fichtner、Vincenz Klemm、Kasper Sage等等的優秀名人,在與他們的合作及溝通的過程中,他體會到了外國人敢於設目標,敢於實踐,敢於作夢的態度,促使他更堅信自己跳脫台積電這個舒適圈是個正確的決定,最終他帶著這些所學的一切和信念成功創立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一個人作夢像神經病,一群人作夢是創造力!」
國外教育和台灣教育最大差別在於,台灣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好成績、進入好學校、最後順利進入好公司拿份好薪水,因此聽到家長炫耀自家小孩在Google工作好像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但國外卻迥然不同,在台灣的年輕人幾乎沒人敢說大話:我要開一家Google!但在國外的年輕人幾乎每個都懷抱著這樣的夢想,甚至是更狂大的發言,他們敢於做大夢,也正因為這份勇敢,促使他們敢於嘗試敢於失敗,因此成功的啟業家也就多於台灣。
楊志偉說敢作大的夢不是與生俱來,是台灣的教育風氣導致父母限制了孩子作夢的能力,但只要你願意跳脫舒適圈,到國外拓展事業,受到外國文化的薰陶,是看多了這些敢說大話敢做夢的人,然後敢去執行,有感染力,那你自然就會躋身於他們的層次,成為成功的創業者。
他拿了他的一位朋友作為模範,那位朋友每次說自己想做甚麼,就會花上3年苦心鑽研,每天3小時不間斷,從不找任何藉口休息,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的固執程度和耐心、毅力,使它成為一位多方位的人才,每個領域他都有一席之地,即使是本科是土木系,投資學和理論卻懂得比財經人多,量化交易的程式卻寫得比資工的人好,創造出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楊志偉強調學精一樣技能重要的不是時間的多寡,而是持之以恆的耐力!
“The days are long but the decades are short.” 這是楊志偉引用Sam Altman的一句很有深意的話,他告誡我們工作要找自己真心有熱忱的,不是為了做別人眼中的自己,或是家人期許的自己,即使路鋪得好好的,走久了也會疲憊,他不想乖乖走員工路,一再告訴大家「除非不做會死,不然做了生不如死!」做著無趣或是不喜歡的職業可謂度日如年,若是每天都做自己喜歡的事,十年卻很快就過了。找到自己熱愛的,然後不要把自己逼死,生命追求的價值固然重要,但別因為追求過程艱辛而本末倒置放棄生命,還是那句話,唯有追逐自己所熱愛的事物,才會活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