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磊:培育人才,回饋社會
在楊光磊先生的成長過程中,他曾經因害怕解剖青蛙而放棄讀醫。他在美國擔任研究員時,平均一份報告要花8個小時來撰寫,是因為後來邀請到一位工程師,才讓他重新再次體會到編寫程式對於工作的協助是多麼巨大。楊光磊的女兒也給予他許多啟發。他在演講前曾在台底下和我們學生聊過,在台灣,為什麼總是數理科不好的學生去讀社會組,而不是文史哲很好的去讀。他的女兒並不像外界所期待的也是IT產業的一流人才,但是卻反過來給他上了許多課。
楊先生形容培育人才就像栽培一顆樹,種籽要能發芽,要先有良好的環境。唯有當系統、工具、願景與文化都合適了,樹才能長得茁壯。
——機會與命運
玩大富翁的時候,你比較喜歡拿到「機會」還是「命運」?根據楊光磊先生的說法,「機會」通常會比「命運」來得更好。
從2006年的「悶世代」,到2011年的「崩世代」,再到2017年的「厭世代」,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好像沒有越來越好。我們的學歷比起父母輩平均而言來得高,工作卻沒有因此來得更好。也許命運打一出生時就註定好了,然而機會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環境等的改變。所以抓住機會的人,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 勤是否真能補拙?
「改變命運是靠行為。」而能影響行為的是思維。在楊先生看來,「勤能補拙」在科技業是行不通的。如果企業不能善用工具以及和科技整合,那麼就會像被濫用的「一萬小時定律」一樣。一萬小時精通一項技能,重要的不是時間,而是實際上做了什麼練習。
楊先生也在演講中推薦了一本書《與成功有約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說明成功也和習慣有關。
楊先生退休之後,還是很願意回饋社會。對於台灣年輕人的教育與家庭溝通也都很願意協助。他把青少年分成四種:
1.疏離且沒有目的的
2.空想著的
3.半吊著的
4.有目的的
相信無論是哪一種,楊光磊先生都很樂意提供幫助,讓他們在人生的六大業(學業/職業/創業/志業/產業/事業)上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