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績效就是好領導嗎?從安靜離職看人才管理
關於李岳倫
李岳倫(Ellen Lee)女士於 1999 年在紐約完成碩士學位(Speech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隨後投入顧問諮詢行業,並於 2001 年回台加入DDI,目前為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李總經理擁有豐富的企業諮詢經驗,尤其在人才管理領域解決方案的開發與執行方面,在過去的 20 年中,她領導台灣、深圳和香港團隊,協助企業提升組織領導力並建立接班梯隊,服務的客戶遍及高科技、製造、金融、保險、通信、運輸等產業。
關於 DDI
DDI 是一家成立於 1970 年的國際領導力顧問公司,以提供領導力策略、領導者遴選、領導力發展和繼任管理服務而聞名。DDI 的創辦人是首次將人才評鑑技術引入商業市場的心理學家,在半個世紀的發展中,DDI 累積領導力科學研究、學術著作和實踐經驗,致力於開發現代領導力評鑑和發展產品,目前 DDI 業務已覆蓋全球 26 個國家,近年來更整合大數據庫和研究成果,積極推出線上測驗、培訓產品以及數位時代領導力和企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
安靜離職是指員工「僅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工作態度,僅做到主管的要求, 拒絕自己職務以外的額外工作安排,比起升遷、功成名就,更優先考量工作以外的生活,不想將時間、人生皆投入在工作上。安靜離職的可能原因有很多, 包括無法獲得相對應的薪資報酬、對公司和主管的價值觀或目標不認同、不想犧牲生活品質、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無法了解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成就感低落、不想承擔被額外賦予重任後帶來的壓力等,而這也與近年興起的「躺平主義」十分相似,可見年輕世代的價值觀已與過往大不同。
理論觀點
- 馬斯洛需求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 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人類的行為動機,將人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等生理需求;人身安全、工作安全、財務安全等安全需求;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際關係所屬的社會需求;內在自尊、成就感和外在形象、地位等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以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安靜離職,未得到應有的薪資報酬沒有滿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財務安全),對企業或組織沒有歸屬感沒有滿足社會需求,未得到應有的肯定沒有滿足尊重需求,無法了解工作的意義則沒有滿足自我實現需求。
- 工作鑲嵌理論(Job Embeddedness Theory):
- 工作鑲嵌理論主要由連結 (Links)、契合(Fit)、犧牲(Sacrifice)所組成,可用於解釋員工為何留在組織,連結指員工與組織中的人(同事、主管、下屬)、事、物所產生的連結;契合是指組織文化、工作特性,與員工技能、價值觀的契合程度; 犧牲則是指員工過往在組織中的投入,以及離開組織可能喪失的資源或機會(如福利、年資、升遷機會)。以工作鑲嵌理論來看,一個人在工作和社區中的嵌入程度越深,就越不可能離開,若採取加強社會連結、提供專業和個人成長的機會,組織便可以減少離職率,故主管可以結合工作鑲嵌理論,用心傾聽員工對於工作或組織的想法與期望,給予員工足夠彈性的空間完成工作,同時,根據員工建議調整職務要求,協助員工取得工作與生活上的平衡,並分析安靜離職背後原因與帶來之影響以應對安靜離職。
隨著少子化和高齡化問題日趨嚴重,YOLO(You Only Live Once)和「安靜離職」風潮興起,皆使得企業不僅缺工問題加劇,領導人才也存在斷層。台灣企業面臨人才發展的多重挑戰,包括李總經理列出的下列挑戰:
- ● 戰後嬰兒潮的大規模主管屆臨退休,下一代的領導梯隊在哪?
- ● 如何及早識別高潛人才,快速發展組織菁英人才
- ● 企業業務模式轉型創新,組織內外無法找到合適的人
- ● 獨特企業文化,外聘人員留任存活不易
- ● 企業數位轉型,如何讓組織主管與人員能力同步升級
- ● 關鍵職位沒有合適接班人選
- ● 提高員工敬業與積極度,以吸引並留置人才
故企業應有清晰目標、願景有感召力、重視成長多於成敗、及早部署數位化時代下領導者要如何因應新的客戶需求、競爭態勢、工作內容、工作模式。細分組織的系統性人才挑戰,可分為 4 大類 13 小類問題,包括老化(人才老齡化、 技能老化)、斷層類問題(基中層主管人才斷層、關鍵職位斷層、高階人才發展乏力、全球化人才缺口、數字化人才缺口、複合型人才缺口)、流失類問題(中層流失嚴重、關鍵職位流失嚴重、新人空降水土不服)、錯配類問題(團隊成員錯配、關鍵人任職失誤頻繁)。
《2021 年 DDI 全球領導力展望報告》中顯示,台灣的員工只有 20%相信他/她的直屬主管在做對的事;相信高階主管的占比則為 23%,顯示出台灣員工相較於中國、全球員工更不信任主管階級,且在年輕世代尤為明顯,李總經理也提出了七大領導行為來說明領導者領導時可能未做到的事,包括:
- 1.以同理心傾聽並回應(大部分主管缺乏傾聽,只是想解決問題)
- 2.提供團隊成員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 3.分享決策的想法和理由(而非僅下達決策)
- 4.真誠地坦承自己的失敗(而非逃避)
- 5.關心員工的福址
- 6.鼓勵他人挑戰舊有的做事方式
- 7.讚揚團隊成員的成功
「達成績效就是好領導嗎?」
李總經理指出這一常見謬誤,並指出好領導應該是能夠在一個團隊裡面很快辨識出誰是人才、每個人的特質、個性、能力,以及每個人的專長要怎麼去發展、去培養;領導力應該是當衝突發生時,有能力去快速化解;領導力應該是能夠讓團隊充滿活力,促進新想法產生等等。
領導力並非僅在達成績效,更在於激發團隊潛能。李總經理的見解提醒了我, 好的領導者應該是傾聽者、發現者,能善用每位成員的獨特之處,並在衝突時迅速解決,且領導者應擁有引導團隊走向成功的能力,讓每位成員發揮所長, 創造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這樣的領導力觀點讓我重新思考,成功的領導不僅是數字上的成就,更是對每個人才的深刻理解與引導。
「你必須讓你的人生經歷貼近你想要的目標」
從這場講座中,我學到了許多有關領導力和人才管理的實用觀點。首先,領導者不僅應該追求達成績效,更應該注重人才的發展和團隊的活力;其次,面對現代企業的多重挑戰,包括人才斷層、數位轉型等,領導者需要具備領導力和管理人才的能力。此外,清晰的組織目標、有感召力的願景,以及具備韌性文化和敏捷小團隊的組織結構,是成功應對數位時代變革的重要元素。
「你必須讓你的人生經歷貼近你想要的目標」,這是這場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李總經理舉自身經驗,包括大學時期社團經驗、在異鄉獨自求學經驗等,皆在不斷地向外擴大舒適圈,她問:「當你 30 歲的時候,你想成為什麼樣子?」,讓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目標是否夠明確、現在和目標之間的距離,也自覺在成長過程中,似乎鮮少主動踏出舒適圈,因而提醒了我不僅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還需要透過不斷挑戰和拓展經歷,使自己更貼近這個目標,這種主動追求成長和挑戰的態度是我所需要學習的。我想我會定期檢視自己的生涯目標,確保目標與實際經歷相互貼近,並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圈,尋找機會挑戰自己。 同時,我也會在生活中培養一個有韌性、能夠接受失敗並快速調整的心態,以因應變化和挑戰。
資料來源
李岳倫總經理課堂演講所分享的 PPT
https://www.ddiworld.com.tw/team/Ellen
https://tw.linkedin.com/in/ellen-lee-238a0859
https://cdnfinance.technews.tw/2022/06/27/business-yolo/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3449
https://reurl.cc/jvxanZ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1353
圖片來源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17364/cultivate-digital-talents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7Nw2R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