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中競爭看未來趨勢與台灣機會
中國現今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崛起對全球經濟局勢產生巨大影響。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國際政治影響力、軍事,威脅到美國自蘇聯解體後的霸權地位和利益。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使情勢更加緊張,台灣敏感的歷史政治背景與地緣關係也讓我們需要在夾縫中找到未來的方向與機會。
許毓仁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擔任資深研究員,研究「半導體供應鏈韌性與地緣政治」;同時也在耶魯大學法學院的蔡中增中國中心做訪問學者。這次演講他從美中競爭下的各個面向,來分析未來十年的科技投資趨勢以及台灣機會。
經濟和軍事實力
美國的經濟實力依舊持續超越中國:根據2022年的數據,美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達到25.5兆美元,中國則是18兆美元。但許毓仁分析,中國的人口數多達14億,為美國3億人口數的四倍多;再以當地物價為基準調整後,結果發生了改變。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中國佔全球GDP總額的18.9%,大於美國的15.4%。
再來便是中國透過「一帶一路」的區域經濟合作戰略,包括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共近70個國家,涵蓋約45億人口,並向全球的基礎建設投入超過1兆美元。專業人士分析這是中國試圖擴展其全球影響力及展現雄厚的實力。
軍事方面,許毓仁提到中國軍事的飛速發展及現代化,正重塑全球軍事格局,削弱美國的優勢。中國較美國有更多的海軍艦艇及軍人,2019年中國從軍人書高達250萬人,美國僅有140萬人。但美國的軍事裝備比中國精良許多,2022年國防支出高達8770億美元,遠超中國的2920億美元,甚至高於排在其後十個國家的總和。
金融紐帶
許毓仁在金融方面提到,中國為美國最大的貸款國家,持有近1兆美元的美國國債。而衡量美國500家大型上市公司績效的市值加權股票市場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其中的公司共有7.6%的收入來自中國。美國大型企業從中國獲得的收入超過排名其後三個國家的收入總和:日本、英國、德國。
但非營利組織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調查,在華美企對前景相當悲觀,56%的企業表示在2022年難以獲利,並譴責中國政府對Covid-19的嚴格封控。有高達46%的美國企業認為2023年美中關係將惡化,只有13%的企業認為雙方會改善。
美中科技戰的緣起與發展
再繼續深入之前,許毓仁為我們簡介了美中科技戰的時間軸。2018年3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進行301調查,指出中方長期強制移轉技術、透過私人企業獲取先進技術等,有損美商利益。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中國因此展開報復,亦對美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於是該年6月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2019年8月,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表示中國利用迴避有效的貿易順差來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2019年12月《瓦聖納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修訂,全球最大半導體光刻設備供應商ASML延後對中國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出貨,需待荷蘭政府重新審核出口許可。
2020年台海局勢也受到影響,共機提高繞台頻率。2020年8月,美國政府依循國防授權法,禁止聯邦機構及其承包商向華為採購;9月,美國商務部為保護國人免受中共的威脅,於美國境內禁用Tiktok、微信。同時,中國亦展開反擊,正式發佈《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對列入清單的外國實體,可視情況限制或禁止其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或在中國境內投資。
2020年10月,白宮發布《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戰略》,保護美國在相關科技領域的競爭優勢。在美國對中國進行半導體出口管制,使中國出現反制聲浪,於是對稀土等元素頒布《出口管制法》。
中國在人工智慧的發展
中國的科技飛快進步,尤其龐大的市場規模,提供企業建置大型資料庫的機會,使中國得以在人工智慧領域急速追上美國。以擁有5.8億用戶,全球最大的共乘平台「滴滴出行」為例:該平台處理超過70TB的數據,一天規畫90億條路線、每秒鐘有1000筆訂單。學術研究方面,中國在AI領域發表的論文,從1997年的1,086篇一路成長,到2017年37,343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包括原本遙遙領先全世界的美國。
但許毓仁表示,中國強而有力的AI推動政策背後,是薄弱的隱私規範。中國政府近年來訂定許多政策,向企業、投資人表明AI是官方支持、值得投資的領域。在隱私權方面寬鬆、缺乏明確的規範,卻是很多國內企業的致勝關鍵,有效利用這個環境推出各種應用,使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急起直追;例如分布密集的監視器,提供可觀的數據及市場給影像和人臉辨識的AI公司。
投資趨勢
- 電工業
- 硬科技
- 新能源
- 儲能科技
-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醫療供應鏈
- 氣候變遷
- 糧食科技
- 關鍵基礎設施
- 新材料
台灣機會
在台灣的發展趨勢,許毓仁提出在醫療和半導體供應鏈實現跨國整合,建立系統性的生態系know-how的輸出。整合資源、加強海外市場推廣,並提供完整的服務,旨在打造良好的台灣企業品牌形象,成為國際供應鏈的核心角色。同時,大量投資科技研發,設立高階研發中心,並與外國公司進行整併或合作。另一方面,將資本國際化,以台灣資本投資海外基金,注資於歐美高科技新創,或將產業控股化通過併購方式形成產業控股生態鏈。
啟發
許毓仁這次的分享從經濟、科技的角度切入,來談美中兩強與台灣。美中的競合關係為台灣帶來了複雜的挑戰與機遇,這也將成為未來國際秩序的主要趨勢。台灣需提升經濟韌性和能源獨立性,加強國防實力,堅守我們的民主自由價值。並確保在半導體領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美中爭奪半導體晶片,掌握關鍵研發技術在科技戰至關重要。
我認為台灣需在特定領域的供應鏈脫鉤,未來的世界兩極化會更加明確(紅色供應鏈∕非紅供應鏈),某個程度上需要選邊站,想要像過去左右逢源恐不容易。如美國、中東歐或新南向國家。非紅供應鏈建立在有相同民主價值理念的國家,像是美、歐洲、日、印、澳,台灣在這裡面可以扮演積極的角色,簽署雙邊及多邊經貿協定。以台商來說,新冠疫情爆發後,離開中國另尋其他設廠地點,像是回台投資、轉移至新南向國家。
台灣與中國雙邊貿易額極大,佔台灣外貿數字比重很高。在美中貿易戰的良機下,或許是台灣產業布局全球、行銷世界的轉捩點,分散原先集中地供應鏈與市場風險,強化我國經濟韌性。